2019年12月03日12:08 來源:人民網(wǎng)
箭樓東發(fā)掘遺骨
事情落實后,幾個人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了家。第二天上午,小組成員來到安定門箭樓,農(nóng)會干部帶來的十幾個民工早已拄著锨鎬等在那里,一旁有幾個老人蹲在墻根吸著煙袋鍋子。
見鄉(xiāng)農(nóng)會這么支持,派來的都是精壯的小伙子,小組的人十分高興。曹恩棠先領(lǐng)著老人們到箭樓東側(cè)大體看了一下位置,就把民工叫過來,按照檔案記載和老人們提供的位置讓民工們動手挖起來。一個上午,民工們挖了20多平米的土地,但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大家有些泄氣,并對曹恩棠指認的地點產(chǎn)生了懷疑。吃過午飯,曹恩棠讓民工向原地點四周擴展挖掘,民工們又挖了一個下午,還是沒有收獲。
晚上,小組成員重新核對了檔案,研究了第三天的挖掘計劃,直至深夜才休息。這天夜里刮起了西北風,地也上凍了,發(fā)掘條件變得更加惡劣。天亮時,曹恩棠等人來到箭樓,繼續(xù)指揮民工向原址四周挖,隔幾步1個人,并再三強調(diào)就是在這附近,絕對沒有搞錯。
中午吃飯時,人們很沮喪,稍事休息后,民工們接著挖。正挖著,突然一個民工被嚇得叫出了聲----他挖出了一個顱骨。于是大家都集中到這里來挖,幾具尸骨相繼出土。到天黑前,已挖出15具遺骨,還有3具遺骨沒有著落。天黑后,由公安局保護好了現(xiàn)場,人們準備明天再來清理。
第四天上午,現(xiàn)場已清理完畢。薛子正秘書長來了,能找到的烈士親屬也都來了,開始辨認烈士遺骨。王荷波烈士的親屬首先認出了王荷波的遺骨,因為王荷波生前長得十分高大,骨架粗大,遺骨中有一具明顯大于其他的,人們認定必是王荷波無疑。找到了王荷波的遺骨就等于找到了基準點,按偽警察在檔案中記載的行刑時間排列順序,其他烈士的遺骨很快得以辨認。
可是,失蹤的3具遺骨還是個謎。檔案中明明記載殉難者是18人,可怎么只有15具遺骨呢?后來,小組經(jīng)詢問3位烈士的親屬,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在烈士們殉難后幾天的一個夜里,三位烈士的親屬偷偷把遺體挖出來,掩埋在其他地方了。后來,因地貌改變太大,埋葬地點又未做標記,親屬們也不知道烈士遺骨到底埋在何處了。
八寶山安葬立碑
市民政局買了18個上好的黑壇子,用來裝殮烈士們的遺骨。民工們拾起烈士的遺骨,一一放入壇內(nèi)(只有找不到遺骨的三位烈土的壇子是空的),并用紅布把壇口蒙上扎好,每塊紅布上都注明烈士的姓名。這樣,周恩來交待的尋找王荷波等烈士遺骨的任務(wù)完成了。
遺骨用卡車運往革命公墓。周恩來曾說過,找到王荷波烈士的遺骨,他要親自來革命公墓主持移葬典禮。吳晗副市長將找到烈士遺骨的情況和周恩來何時來參加移葬典禮的事一并向總理辦公室作了報告、請示。當確定周恩來參加的時間后,吳晗馬上叫秘書通知有關(guān)部門讓公墓做好準備----這是公墓移葬的第一批烈士,周恩來也是第一次到公墓來,典禮一定要搞得隆重,準備工作一定要周全細致。
當時,八寶山公墓剛剛定點,一期工程尚未展開,還處于建設(shè)準備時期。接到市里的指示后,公墓籌備處馬上分工著手做準備工作。他們派人到市里請了最好的扎棚匠在選好的基地上扎了?個大幕棚,搭了一座高臺。幕棚上面扎著白花黑紗,四周擺滿了花圈,安全保衛(wèi)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工作也已落實。
12月11日,革命公墓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數(shù)百名前來參加移葬典禮的黨政軍各界代表早已來到公墓。典禮的高臺上,整齊地擺放著18個黑壇子,壇口的紅布分外耀眼。
幾輛汽車駛進公墓,從第一輛車上走下身著灰色大衣的周恩來,隨后是彭真、李立三、劉仁、肖明等人。一行人走上大幕棚后,典禮正式開始,由周恩來主祭。他神情莊重,率數(shù)百群眾向烈士遺骨深深地三鞠躬。李立三在儀式上介紹了各位烈士的生平和就義經(jīng)過。由于墓區(qū)建設(shè)還未展開,尚待整體規(guī)劃,烈士們的遺骨只是被臨時安葬在墓區(qū),墓碑也暫未制作。
1950年10月,任弼時逝世后,靈柩暫厝在革命公墓?紤]到屆時中央領(lǐng)導要到公墓,可能順便為王荷波等烈士掃墓,薛子正秘書長指示公墓要連夜建一臨時墳臺,以備領(lǐng)導同志掃墓時用。公墓籌建小組接到指示后,立即通過民政局與市公安局聯(lián)系,派車到天安門交通中隊把用于阻隔行人的帶鐵鏈的石墩借來十幾個,把墓地圍起來,又連夜到西四高陛石廠買來現(xiàn)成的錐形石碑,加班布置好。
任弼時靈柩暫厝后,中央領(lǐng)導果然到王荷波等烈士墓地瞻仰。此后,隨著革命公墓建設(shè)的開展,公墓管理機關(guān)為王荷波等烈士修建了一座100余平方米的集體墓。其碑文如下:
王荷波等同志,曾在中國共產(chǎn)黨北方局領(lǐng)導下進行革命斗爭,不幸于一九二七年十月間被軍閥張作霖逮捕,于同年十一月初慘遭殺害,壯烈犧牲于北京。原載:《黨史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