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然
2021年01月21日10:25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來農(nóng)歷45歲生日。他在重慶紅巖村寫下《我的修養(yǎng)要則》以明心志,其中第一條就提出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蓖11月,周恩來回到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對“要則”作出深化和補充,再次強調(diào)“必須從專而精入手”。這就是周恩來的“精!弊x書法,即讀書貴精而不貴博,重在深度而不在廣度。
所謂“寧精勿雜”,就是讀精品、讀經(jīng)典,不要不加選擇地什么書都讀。著名小說家趙樹理曾說,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經(jīng)典著作凝結了中華文化主流精神,記錄著時代的印記、回響和旋律,是人類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成果,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和堅實根基。它們歷經(jīng)時間檢驗,始終屹立于歷史長河,成為卷帙浩繁的文學殿堂中永恒的經(jīng)典。讀者沉浸其中、含英咀華,不僅能夠增加人生閱歷,涵養(yǎng)文化底蘊和生命情致,還能夠在反復閱讀中收獲新悟,滿目皆是不同的風光。正如蘇東坡所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唯有在“精”字上下功夫,多讀精品,方能提高知識“含金量”。
所謂“寧專勿多”,就是針對某一領域有重點地閱讀、深入地思考,不要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地泛覽。人的學習生涯是無止境的,而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雖然難以窮盡天下之書,但可以讀專、讀透一個領域的書籍。毛澤東閱讀了《戰(zhàn)爭論》及大量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才寫下客觀評價戰(zhàn)爭局勢的《論持久戰(zhàn)》;鄭板橋言傳身教,曾寫信對兒子說:“凡經(jīng)史子集,皆宜涉獵。但須看全一種,再易他種。切不可東抓西拉,任意翻閱。徒耗光陰,毫無一得!睙o所不能的人實為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人其實一無所專,只有對一個領域的書籍反復誦念、深入思考、領略精髓,才能把書讀活、讀深、讀出自己的理解,并把書中的理論知識用于指導實踐。
周恩來的“精!弊x書法,并不是讓我們穿鑿附會、咬文嚼字,那樣只會“拘泥于章句而疏忽于會意,活脫書櫥也”。而是提倡一種去粗取精、苦心孤詣的讀書態(tài)度。鄭燮在《板橋自序》中說,“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徒多徒爛耳!敝挥芯难芯俊⒎磸痛ξ恼碌摹拔⒀跃x”,才能愈讀愈懂,愈思愈清。讀書就像品茗,雖然茶水的顏色和飄逸的茶香較易辨認,但茶中三味,卻要細細品之才能體會得來。
周恩來出自地地道道的書香世家,因此很小就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并且一生與書為伴,與書有著深厚的情感。周恩來的“精!弊x書法意義深遠,啟示良多,值得我們勤學善思,學以致用。(李笑然)